首页 / 吃瓜事件 / 正文

聊城市人民政府_电动校车

分类:吃瓜事件 2025-06-29阅读量:20

  本场是“向阳成长 护航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聊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路成英、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马常华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全市公安工作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相关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坚持“以防为先、以打为要、以治为基”,强化基础防范、教育惩罚和重点监管,高质量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

  一、坚持“以防为先”,让未成年人获得感更加充实。始终秉持“预防为主”理念,全面加强涉未成年人风险隐患的源头预防、宣传教育和快速响应。开展“星空护学”,以守为防。全市公安机关每日出动警力700余名,对189所中学开展守护行动,在晚自习放学时段,到学校门口及周边进行巡逻防控,实现校园门口“见警力”,途径路段“见警车”,周边地区“见警灯”,守护17万余名师生安全,全市涉校园周边警情同比下降37.38%。开展“进校入园”,以宣促防。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全市351名民警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安全防范指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并举办专题讲座4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切实增强了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能力。开展“护校安园”,以智助防。聚焦基础提升、防范提档、打击提效,强化校园人防、技防、物防建设,织密安全防护网,全力提升校园安全防护水平,确保了全市2677所中小学幼儿园整体安全稳定。

  二、坚持“以打为要”,让未成年人安全感更可持续。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突出双向保护,依法审慎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办理“护隐私”。探索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区建设,在执法办案区逐步设立未成年人专门“询问室”,坚决落实“同步到场”“一次询问”机制,有效保障未成年受害人隐私。严打严惩“强震慑”。深入开展“零点行动”“三联三巡”“三重三见”等专项行动,对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健全完善防范黑恶势力侵害校园常态化工作机制,侦破针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件4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2人。同心共建“送关怀”。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敦促社区基层组织和派出所建立档案台账,实行结对帮扶、志愿服务,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治”。

  三、坚持“以治为基”,让未成年人幸福感更有保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监管、强治理、守底线。织牢场所“保护网”。针对校园周边中小旅馆、网吧、游戏厅、KTV等未成年人易聚集场所开展重点整治,督促落实未成年人旅馆入住“五必须”“歌舞娱乐场所未成年人禁入”等制度,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20余处,为未成年人提供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筑牢食品“保护盾”。组织配合有关部门到各中小学食堂、校外“小餐桌”、学校附近餐馆等,开展监督检查52次,当场整改隐患问题30余处,保证学校食品安全。砌牢网络“保护墙”。全天候进行网上巡查执法,组织开展专项网络整治行动,深度删除涉黄赌毒、涉未成年人电信诈骗等各类不良信息,清朗网络空间,营造绿色健康网络环境。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近年来,全市公安交警按照市公安局党委统一部署,牢固树立“交警在路上”工作理念,深入践行“马路办公”做法,大力开展“向阳成长 交警同行”主题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吹响“平安哨”。会同教体部门、学校等单位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上好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围绕“一盔一带”“知危险,避危险”“小手拉大手”等主题,以课堂解读、现场体验等方式,向师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升学生、家长、教师、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安全守法意识、自救自护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组织形式多样的送交通安全知识下乡活动,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让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近年来,累计组织“开学第一课”、“小手拉大手”等宣传活动2200余场次,覆盖中小学生100万人次。高唐县从2016年起开展“全县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全覆盖”活动,12个镇街68所学校7万余师生,交警每2个月时间为全县中小学进行一轮面对面宣传教育。

  二、站好“护学岗”。学校门口是影响学生安全的关键节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支队建强护学警队,积极推行“家校警”管理模式,组织民警辅警、老师、家长志愿者组建“护学岗”,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加强交通疏导和秩序维护。坚持“一校一方案、一校一预案”,严格落实定点、定人、定责勤务机制,针对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建立动态科学勤务制度,落实足够警力维护疏导交通。扎实开展“星空护学”活动,每晚出动警力在校园周边执勤值守,守护师生上下学期间交通安全,全市公安交警共出动警力5.7万余人。

  三、筑牢“畅安路”。全面摸排学校门通安全隐患,对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车流动态、路口分布进行实地查看和调研,对所需增设、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进行摸底排查,累计增设交通安全标志229面、施划交通标线平方米。优化交通组织,创新管理模式,综合采取“提前右转”“借道左转”“即停即走”等措施,减轻学校交通压力,防止学校门口因堵致乱、因乱致祸。为解决公路平交路口视距不良和交通事故率高的安全隐患,众筹资金安装太阳能爆闪警示灯1.5万盏,路口来车预警系统“支路哨兵”1108个,有效实现夜间和恶劣天气下对过往车辆的警示提醒,安装路口事故发生率下降40%。

  四、排查“隐患车”。每学期开学前,联合教体、交通、应急等部门,督促中小学、幼儿园及校车运营企业对使用运营校车开展“体检式”隐患排查,对发现的车辆安全隐患一律督促整改,杜绝校车“带病上路、违法上路”;全面排查校车驾驶人审验、交通违法、事故责任等情况,对不符合法定资质条件的,一律严格依法撤销、注销校车驾驶资格,并通报学校及教体部门。完善校车及驾驶人隐患排查清理制度,去年以来,筛查校车准驾资格人员风险预警线人被取消校车驾驶资格,其中4人因违法犯罪被取消校车驾驶资格,3人因年龄大于60周岁、驾驶证降级被取消校车驾驶资格。

  五、推广“荧光行”。联合教体部门全市实施中小学生“小黄帽·反光校服”工程,通过开展佩戴一顶小黄帽、穿着一件反光校服、上一堂亲子交通安全课、组织一个“文明交通我实践”、评选一次“文明交通之星”等活动,深化交通安全“进学校、进课堂、进家庭”,促进中小学生安全文明出行习惯养成。同时发挥“小手拉大手”纽带作用,通过教育一名学生、影响整个家庭、带动全体社会,超过700所学校为学生配发了反光校服,覆盖率达90%以上,着力打造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聊城模式”。同时,大力倡导“荧光看得见,提前能避险”理念,创新开展“荧光守护”行动,实施荧光衣、荧光帽、荧光盔、荧光车、荧光路、荧光屏“六大工程”,发动爱心企业印制反光标识137万个,无偿为电动自行车及安全头盔粘贴,因视距缩短引发的事故降低了41%。

  六、当好“护航人”。按照“警力跟着时段走,警力围着路面转”的思路,集中力量在学校门前加强巡逻检查,实行定点执勤、流动巡逻、错时执勤,严查酒驾醉驾、“黑校车”、货车超载、面包车超员以及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持续开展零点行动、专项治理,今年已在学校周边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5.8万余起。

  七、戴好“安全盔”。针对电动自行车事故中因颅脑损伤死亡占比达78%的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我市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在全国率先推广“爱心头盔”,城市摩电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保持在95%以上,佩戴率始终全省第一,农村地区佩戴率稳步提升,全市至少已有530名发生事故的群众因佩戴头盔未受到致命伤害。但随着中学生骑乘电动自行车出行增多,低至21.28%的头盔佩戴率让学生出行存在较大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为保障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有效预防学生交通事故发生,公安交警部门将会同教体部门严格查处学生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未满16岁骑电动自行车上路等交通违法行为,并登记所在学校和个人身份信息,通报至市创城办、辖区教体部门和涉及学校。市交安委将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校园交通安全专项督查,定期对各学校学生头盔佩戴率进行通报,对制度不完善、责任不落实、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予以约谈、通报或挂牌督办;造成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和件的,予以严肃追责。青少年既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出行安全始终是我们所有家庭、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牵挂,在这里也恳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让我们共同守护好学生的“头顶安全”,尽最大努力减少因不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引发的涉学生交通事故。

  八、清剿“炸街车”。开启“白加黑走街”模式,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炸街”以及非法改装、追逐飙车、危险驾驶等交通违法依法严查。对涉及学校学生的,在依法处理的同时,一律抄告学校,由学校通知家长前来处理,并责令家长、监护人加强管教,坚决杜绝未成年人无证驾驶电动摩托车上路行驶,从根本上消除青少年驾驶改装、“炸街”摩托车引发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

  “向阳成长 交警同行”,守护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聊城公安交警一直在路上,我们一定牢固树立“交警在路上”工作理念,坚定守护好青少年“出行平安、向阳成长”!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工作理念,健全完善机制,强化措施落实,加强警校协作,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持续平稳向好,实现了“学校安定、学生安全、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目标。

  一是常态研判,健全完善“警校共商”工作机制。创新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三联”工作机制,动员热心市民,积极参与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健全完善警校联席会商工作机制,排查重点人员780人,化解矛盾纠纷36起,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二是强化培训,健全完善“警校共建”工作机制。依托全市公安机关保安能力提升年活动,全面摸排全市校园保安力量,加强对校园保安员的资格审查、培训和监管,落实100%持证上岗、100%岗前培训制度,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 7668名专兼职保安员开展分期分批培训,全面提升学校保安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筑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

  三是快速处置,健全完善“警校联动”工作机制。在学校门口设立“责任民警”公示牌,载明姓名和联系方式,督促中小学全部安装“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确保一旦发生涉校违法犯罪,学校能够快速报警,公安机关快速出警、快速侦办,提高打击处置效能,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因飙车炸街引发的青少年交通事故不断上升,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极大困扰。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从保障青少年安全的角度,坚持以众防、智防、细防“三防”理念为引领,强化事前教育、事中把控、事后溯源“三维”措施发力,从4月1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清剿“炸街车”专项整治行动,综合采用数据分析、视频巡查、便车跟踪、警车查缉等方式,对市辖区439个路口路段进行拉网式摸排侦查,及时掌握“炸街车”易发多发的21条路线时以后的重点时段,对“炸街车”违法行为高发频发的财干路、利民路、兴华路、中华路等重点路口、路段,增加值守力量、加密巡逻频次,全力构筑“全面覆盖、重点盯守、精准打击”机制。截至目前,共查获非法改装“炸街摩托车”362台,“炸街汽车”1辆,报废车151辆,全部依法顶格处罚并责令其恢复原状;同时深入开展闯卡逃检、阻碍执行职务“斩魍”行动,行政拘留176人,刑事拘留6人,极大打击了“炸街车”驾驶人和“恶意闯卡”违法行为人的嚣张气焰,初步实现了“飙车炸街”违法犯罪大幅减少、相关警情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的目标。

  同时,支队进一步健全源头路面常态联动整治机制,锚定改装企业抓源头、聚焦主责主业强联动,严格依法落实惩处措施,实行“五个一律”“两个责令”措施,对查扣的违法车辆,一律依法顶格处罚;一律拆除非法安装、改装的高音喇叭、警报器等装置;对改变机动车出厂设置的一律责令恢复原状;对无牌无证的摩托车及无法提供合法手续的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一律予以扣留;对妨碍公安交警正常执法的人员,取证后一律依法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责令改装车辆驾驶人现场指认改装地点、改装企业,并积极对接工信、交通等部门,对非法改装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对于驾驶改装摩托车且未成年的驾驶人,责令父母到现场进行训诫及亲情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应广大未成年人的家长申请,支队组织了《“炸街”摩托车警示教育宣讲会》,有33个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报名参加了此次警示教育会,进一步消除驾驶人侥幸心理,引导驾驶人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彩排。在此呼吁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和学校共同“改造电摩”“飙车炸街”等违法行为,珍爱生命,拒绝飙车,坚决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共同创造平安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猜你喜欢